少年见青春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少年见青春,万物皆妩媚。
身虽不饮酒,乐与宾客醉。
一从鬓上白,百不见可喜。
心肠非故时,更觉日月驶。
闻欢已倦往,得饱还思睡。
春归只如梦,不复悲憔悴。
寄言少年子,努力作春事。
亦勿怪衰翁,衰强自然异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拟古·其三唐朝·李白长绳难系日,自古共悲辛。黄金高北斗,不惜买阳春。 石火无留光,还如世中人。即事已如梦,後来我谁身。 提壶莫辞贫,取酒会四邻。仙人殊恍惚,未若醉中真。
  • 2.《琴赋三国·嵇康琴赋(并序)余少好音声,长而玩之。以为物有盛衰,而此无变;滋味有厌,而此不倦。可以导养神气,宣和情志。处穷独而不闷者,莫近于音声也。是故复之而不足,则吟咏以肆志...
  • 3.《白石滩唐朝·王维清浅白石滩,绿蒲向堪把。家住水东西,浣纱明月下。
  • 4.《过湖北山家清朝·施闰章路回临石岸,树老出墙根。野水合诸涧,桃花成一村。呼鸡过篱栅,行酒尽儿孙。老矣吾将隐,前峰恰对门。
  • 5.《宿村庄元朝·赵半间凉吹摇青灯,稚子供浊醪。寒影忽在壁,短发何萧骚。且持竹根枕,卧听苍松号。纸衾稳蒙首,背痒不得搔。须臾作奇梦,小艇飞洪涛。惊觉白满榻,晴月窗前高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