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参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束发河山百战功,白头富贵亦成空。
华堂不著新歌舞,却要区区一老翁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官池春雁二首唐朝·杜甫自古稻粱多不足,至今鸂鶒乱为群。且休怅望看春水,更恐归飞隔暮云。青春欲尽急还乡,紫塞宁论尚有霜。翅在云天终不远,力微矰缴绝须防。
  • 2.《已亥杂诗·43清朝·龚自珍联步朝天笑语馨,佩声耳畔尚泠泠。遥知下界觇乾象,此夕银潢少客星。
  • 3.《谢御赐紫金鱼袋乌纱象简宋朝·冷应澄日映罦罳晓殿深,君恩稠叠驾亲临。褒衣红濯天机锦,束带黄分内帑金。何幸清班容宦辙,自惭白发点朝簪。拨乱致治平生学,消得君王念苦辛。
  • 4.《题扇图元朝·李昱忆昨扁舟落鉴湖,山庄随处索菱租。谁知三十年前事,今日秋风见画图。
  • 5.《粉蝶儿明朝·李景云 崔时佩生上:郁闷滔天。教我如何理料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