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山寺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灵山名谁自,波涛截孤峰。
何夫佛子住,四面凭危空。
折椽与裂瓦,委弃填西东。
库廊行抑首,居者莽谁容。
吾舟维其侧,落日生秋风。
瞰崖聊寄目,万物极纤穠。
震荡江海思,洗涤堙郁中。
胡为嬉游人,过此无留踪。
景岂龙游殊,盛衰浩无穷。
吾闻世所好,楼殿浮青红。
那知山水乐,岂在豪华宫。
世好□变尔,感激难为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山阴老人伪谣唐朝·不详欲识圣人姓,千里草青青。欲识圣人名,日从日上生。
  • 2.《过太阳埠(时吴王即位三年)元朝·徐孜偶过太阳埠,数家溪岸边。桥通沽酒市,人聚卖鱼舡。布米夷相易,军民杂不喧。番江好风景,渐似太平年。
  • 3.《送和仲宋朝·彭汝砺远宦无情思,君来慰病容。棣华开韡韡,鸣雁去雍雍。天上张公子,云间陆士龙。圣门多阃奥,更愿与君从。
  • 4.《题贲远书房宋朝·释德洪轩上仙郎面如玉,槛前修竹翠于葱。壁开他日春眠足,应对同僚话故丛。
  • 5.《钱塘怀古明朝·李季衡大奸窃国正凭陵,河洛纷纷甲尚腥。无复汉光收故物,空馀周顗泣新亭。北来勍敌多如雨,南去诸孤散似星。俯仰不穷千古意,夕阳西下乱山青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