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韩持国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渌绕宫城漫漫流,鹅黄小蝶弄春柔。
问知公子朝陵去,归得花时却自愁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野池唐朝·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,菱花结实蒲叶齐。川口雨晴风复止,蜻蜓上下鱼东西。
  • 2.《拟呈雷峰天和尚明朝·王邦畿乌鹊已飞江口暮,灵潮又长海门东。暌违至教青莲上,持诵清言白雪中。离火不温三宝地,艮山常静六时风。良宵何处非明月,独恨梅花不与同。
  • 3.《和深父学士宋朝·彭汝砺故人气分比松筠,凌雨霜风转更新。暇日莫辞三斗酒,浮云便是百年身。今来古往祇如此,弟唱兄酬莫厌频。雪霁拥炉须酩酊,月明分手更逡巡。
  • 4.《还丹复命篇·其三·五言十六首宋朝·薛道光此事诚难测,贤愚总不分。雀应非凤类,马不入羊群。㹀产都三百,乾坤共一斤。巡行十二路,赤脚猛将军。
  • 5.《梅溪为庾资宽作明朝·祁顺大庾关头万树春,何年移植庾溪濒。半湾素练横霜干,一色琼葩沁碧沦。醉倚孤篷闲索笑,坐招明月为传神。知君剩得林逋趣,香影新联最逼真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