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巳九月登冶城作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欲望锺山岑,因知冶城路。
跻攀隐木杪,稍记曾游处。
红沉渚上日,苍起榛中雾。
即事有哀伤,山川自如故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相和歌辞·凤吹笙曲唐朝·李白仙人十五爱吹笙,学得昆丘彩凤鸣。始闻炼气餐金液,复道朝天赴玉京。玉京迢迢几千里,凤笙去去无穷已。欲叹离声发绛唇,更嗟别调流纤指。此时惜别讵堪闻,此地相看未忍分。...
  • 2.《次韵客中送友人归栝苍二首·其二元朝·陈镒东风吹雨似轻尘,握手河梁未忍分。芳草绿波无限思,落花啼鴂不多春。离尊今夕芜城月,去棹明朝瓜浦云。寄语故山猿鹤道,秋来我亦整归轮。
  • 3.《宋朝·释清素颠倒颠,颠倒颠,新妇骑驴阿家牵。便恁么,太无端,回头不觉布衫穿。
  • 4.《秋日闲居明朝·朱阳铸地僻柴门静不开,明窗虚室绝尘埃。应无酷吏催租到,忽有白衣送酒来。坐听风声敲翠竹,吟看日影上苍苔。乘闲岁月心无累,客至须留泛酒杯。
  • 5.《彭疏敬至京不得相见作此遗之明朝·李时勉郎官远去牧南邦,倏忽还京使我伤。旅馆盍簪劳梦想,圜门离思益愁肠。春临花县先栽树,寒到金台未降霜。咫尺丰姿瀛海隔,苦心不寐夜偏长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