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丈岩瀑布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拔地万重清嶂立,悬空千丈素流分。
共看玉女机丝挂,映日还成五色丈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孝顺乐·其五·调名本意十二首唐朝·敦煌曲子第四咽苦更难言。殷勤育养转加难。好物阿娘不吃□,调和香饵与儿餐。
  • 2.《独客元朝·李昱竹里残僧寺,松边独客楼。溪声常认雨,山气只疑秋。地僻从交绝,身閒与道谋。如何苏季子,尘满黑貂裘。
  • 3.《滴水岩宋朝·连南夫滴水岩高路欲穷,佩环声响玉玲珑。一天星斗堕青汉,万斛珠玑泻碧空。沧海径归朝夕会,曹溪不隔本源通。何妨凝伫龛岩下,更沐如来灌顶功。
  • 4.《在惠州赠提督明朝·何巩道拍天江水浸鹅城,百尺浮桥半驻兵。花落野塘添马饮,月斜村巷失鸡鸣。争看白面喧帘幕,竞买红绡入柳营。门外鼓鼙今正急,将军何事玉箫声。
  • 5.《同杨亦琳胡伯连舟中限韵明朝·李之世笑对蜗角逐名场,一叶寒江去共忙。忧国尚衔腔里血,劳生难扫鬓边霜。閒商饮户杯深浅,卧听更筹话短长。酒祟诗魔降未得,羡君神力似金刚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