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题曲亲盆山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巧与天成未觉殊,国工施手岂须臾。
根连沧海蓬莱阔,势压黄河砥柱孤。
坐上烟岚生紫翠,影中楼阁见青朱。
为山观水皆良喻,谁向君家识所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·其十一唐朝·敦煌曲子无劳四字犯章程。不明不快酒满盛。银碗浑擎张口泻,君听且作瀺灂声。
  • 2.《自咏宋朝·任忠厚有个官人靡恃己,著领蓝袍罔谈彼。面上带些天地玄,眼中更有陈权委。
  • 3.《游南明山明朝·王明汲地僻红尘远,山明霁色开。翠微连野岸,苍水映城隈。曲径缘莎入,轻舆绕涧来。同寅齐眺望,停午共趋陪。古刹馀丹井,残碑半绿苔。临流频听瀑,爱石更登台。鸟语和歌吹,藤花...
  • 4.《申镇庙元朝·赵彀凌晨策马趋灵宫,萦纡一径松萝重。两山对耸忽开豁,参差殿阁苍烟封。溪回路转得平土,云间鸡犬存庄农。庙庭乔木巢野鹤,沙濑虎蹄遗新踪。仰观绝顶倚霄汉,陪山剑戟攒群峰。...
  • 5.《题姚愧州明府园亭·其一明朝·佘翔五柳先生懒折腰,归来踪迹溷渔樵。角巾漉酒东篱下,还赴莲花社里招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