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裴如晦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二年羁旅越人吟,乞得东南病更侵。
殇子未安庄氏义,寿亲还慰鲁侯心。
鲜鲜细菊霜前蕊,漠漠疏桐日下阴。
浊酒一杯秋满眼,可怜同意不同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郑元规秀才内乐庵(陈叔易命名)宋朝·释道潜内乐名庵谁所择,涧上文人题榜额。想见风流庵内人,定匪纷华域中客。纡朱怀金何足誇,箪食瓢饮真生涯。了无忧患到心境,得失鸡虫良可嗟。
  • 2.《题长春轩诗卷明朝·石宝春阳无恒燠,春雨无恒滋。如何轩中人,日咏长春诗。岂有师文弦,如彼鲁阳麾。至哉万化源,舒惨固自知。庭除辟馀壤,百卉纷及时。春兰色可悦,秋菊亦垂垂。脩树交清阴,好鸟...
  • 3.《张姓用清朝·廖厚初处在溪前,观源远流长,恍悟清河一沛;居移松下,看根深蒂固,窃期枝叶皆荣。
  • 4.《明妃曲·其一明朝·佘翔燕支一望白云秋,马上红颜双泪流。雁自南飞人北去,琵琶不解汉宫愁。
  • 5.《无题和韩孟郁·其一明朝·李云龙台上箫声怨落晖,天边孤凤欲何依。自怜一别萧郎去,嫁与山鸡作对飞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