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卿席上得行字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二年相值喜同声,并辔尘沙眼亦明。
新诏各从天上得,残樽同向月边倾。
已嗟後会欢难必,更想前官责尚轻。
黾勉敢忘君所勖,古人忧乐有违行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清江引·托咏元朝·宋方壶剔秃圞一轮天外月,拜了低低说:是必常团圆,休着些儿缺,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。
  • 2.《临终诗四首·其一宋朝·董文甫无情丧主没钱僧,送上城南无事人。捡尽传灯无尽录,更无公案遮番新。
  • 3.《西湖竹枝歌五首·其三元朝·李昱芙蓉花面藕丝裳,柳叶眉尖恨最长。嗔道王孙金弹子,朝朝来打野鸳鸯。
  • 4.《春兴·其三明朝·伍瑞隆为怜兰若好,步屧日皈依。隔水看花过,逢僧乞食归。新禽啭高树,残雪在山扉。相对寂无语,香台烟篆飞。
  • 5.《题秦淮水榭清朝·王士祯冰簟胡床水上头,起看纤月映淮流。三更入破谁家笛,子夜闻歌何处楼。澹澹星河耿斜照,娟娟风露作新秋。谢郎今夕思千里,独对金波咏四愁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