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裴如晦宰吴江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青发朱颜各少年,幅巾谈笑两欢然。
柴桑别後余三径,天禄归来尽一廛。
邂逅都门谁载酒,萧条江县去鸣弦。
犹疑甫里英灵在,到日凭君为舣船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泜水清朝·郑板桥泜水清且浅,沙砾明可数。漾漾浮轻波,悠悠汇远浦。千山倒空青,乱石兀崖堵。我来恣游泳,浩歌怀往古。逼侧井陉道,卒列不成伍。背水造奇谋,赤帜立赵土。韩信购左车,张耳...
  • 2.《山中秋夜感兴·其十四明朝·王渐逵尽逃贤圣向禅求,杨简风狂更可忧。始信象门山径别,卜商流派有庄周。
  • 3.《次韵资钦提举二首·其一宋朝·释德洪雅志在丘壑,不甘丝竹围。摩挲林下石,忽忆钓鱼矶。
  • 4.《李临淮靴中刀清朝·王吉武大将不能辱于贼,靴中置刀雪一尺。自拚热血战场倾,不令众死身独生。大旗连飐鼓声陡,前锋小却命取首。突骑陷坚壮士吼,河阳破贼兽散走,幸无监军掣其肘。
  • 5.《题施愚山卖船诗后清朝·王士祯国家急廉吏,将以风百寮。如何十年来,吏道纷吴敖。哀哉此下民,鞭朴分安逃。鲁山与阳城,斯人竟难招。江西饱乱离,白骨填蓬蒿。石田废不治,遗黎杂山魈。一二老寡妻,茕茕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