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和甫至龙安暮归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隐隐西南月一钩,春风落日澹如秋。
房栊半掩无人语,鼓角声中始欲愁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浣溪沙·父老争言雨水匀宋朝·辛弃疾父老争言雨水匀。眉头不似去年颦。殷勤谢却甑中尘。啼鸟有时能劝客,小桃无赖已撩人。梨花也作白头新。
  • 2.《四字令·兰汤晚凉宋朝·李彭老兰汤晚凉。鸾钗半妆。红巾腻雪初香。擘莲房赌双。罗纨素榼。冰壶露床。月移花影西厢。数流萤过墙。
  • 3.《摄山与卢山人话别明朝·包士瞻故人事行役,选胜命杯斝。筼筜夹道周,琪花覆亭榭。握手展清眺,景物若相借。长风万里来,玄波溔皛乍。森矗灵岩峰,匡伏若陵跨。清泉㶁㶁流,白鸟悠悠下。怀归人自急,物态...
  • 4.《使辽作十四首·其八宋朝·刘跂鼓角霜初晓,箫笳日欲曛。莫为天外意,只作梦中闻。问道无人迹,嘶风有马群。山高飞鸟急,决眦入层云。
  • 5.《山歌明朝·沈璟孟州城里人家忒煞閒。孟州城外更夫忒煞寒。都监团练老爹在鸳鸯楼上吃得暖热蓬生介困。只教我里小人家大年三十拆散子鸳鸯两处单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