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西垣舍人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共说才高世所珍,诸贤谁敢望光尘。
讨论润色今为美,学问文章老更醇。
赋拟相如真复似,诗看子建的应亲。
仍闻悟主言多直,许史家儿往往嗔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赠沛县阴阳教官元朝·吴当七政阴阳纪,三辰卜祝科。中原井邑小,圣世教官多。谯鼓夜传漏,野田春涌波。儒冠自拘束,莫听大风歌。
  • 2.《再和·其二宋朝·许景衡长笑麝脐难作敌,未饶沉水独称珍。移根只好留閒处,不见纷纷药市人。
  • 3.《西湖十咏·其六·曲院风和明朝·李孙宸绿水溶溶泛芰荷,洛神湖上步淩波。晚风吹酒不成醉,妒杀香魂罥绮罗。
  • 4.《秋日共诸同人过圣安崇效二寺·其六清朝·王式丹东涂西抺为谁妍,肠腑栖尘不可湔。逢得山僧吟一语,便如花雨散诸天。
  • 5.《春夜篇明朝·沈瓒春江滟滟东流水,江上徐看月轮起。天末青山隐若屏,摇金叠翠波光里。波光斜映复斜飞,何处无兹明月辉。既看北里青丝骑,复照南城锦字机。南城北里遥相望,皎月明灯两相向。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