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黄吉甫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梦传失之妄,昼冀见而想。
岂伊不可怀,而使我心往。
山林老颠眴,数日占黄壤。
舟舆来何迟,北望屡戃怳。
西城荠花时,落魄随两桨。
岁晚洲渚净,水消烟渺莽。
踌蹰壁上字,期我无乃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唐朝·李白 潮水还归海,流人却到吴。相逢问愁苦,泪尽日南珠。 闻说金华渡,东连五百滩。全胜若耶好,莫道此行难。猿啸千溪合,松风五月寒。他年一携手,摇艇入新安。
  • 2.《水鼓子宫辞三十九首·其三十一唐朝·敦煌曲子夜饮宫人总醉醒。起来逢下在中庭。金炉排火珠帘外,每处昽昽鸟兽形。
  • 3.《挂真儿明朝·王錂小生带内监上:萋菲由来成贝锦。顿教人尽日沈吟。朝罢深宫。人閒宴处。且自向伊询问。
  • 4.《宋朝·黄希旦地水火风,强名四大。迷荡真源,种种憎爱。咄哉憨痴,会即便会。云散月明,朗同沙界。
  • 5.《西江月·其二·咏史清朝·王士祯汉武史称大略,陇西家世名流。次公已作岸头侯。飞将数奇不偶。昔日人奴笞骂,长安甲第云浮。龙鳞鹤尾铁兜鍪。笑谓钳徒有口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