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定幕次呈圣从乐道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殿阁抡材覆等差,从臣今日擅文华。
杨雄识字无人敌,何逊能诗有世家。
旧德醉心如美酒,新篇清目胜真茶。
一觞一咏相从乐,传说犹堪异日夸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脩省斋诗·其四元朝·吴当脩省之始,尤慎在独。勇绝其萌,庶制尔欲。
  • 2.《残叶和韵宋朝·吕陶秋光何事易陵侵,不许芳条展茂阴。晓色向风生别意,夜声随雨入愁吟。已嗟禽鸟幽栖浅,渐失园林几处深。荣谢循环都物理,肯将零落动予心。
  • 3.《上鲁藩滋阳王(乙酉)明朝·王邦畿海岳春风长绿条,蕊珠璚树雪初消。三年报政隆开国,正月书王凛圣朝。殿阁日长为善乐,和鸾晨入令仪昭。天潢弥笃亲亲谊,百福攸同世泽遥。
  • 4.《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·其八宋朝·陈渊渊明已黄壤,诗语馀奇趣。我行田野间,举目辄相遇。谁云古人远,正是无来去。展卷味其言,即今果何处。
  • 5.《隐德诗宋朝·喻汝砺太虚八境初无二,中有道人常洞视。借问道人何等公,从志其名聂其氏。华亭春酣战桃李,香气入帘人破睡。凌波微步度劳尘,栀子同心传密意。道人不动如澄水,看破新装小年纪。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