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僧无惑归鄱阳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晚扶衰惫寄人间,应接纷纷只强颜。
挂席每谙东汇水,采芝多梦旧游山。
故人独往今为乐,何日相随我亦闲。
归见江东诸父老,为言飞鸟会知还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唐朝·李商隐何年部落到阴陵,奕世勤王国史称。夜卷牙旗千帐雪,朝飞羽骑一河冰。蕃儿襁负来青冢,狄女壶浆出白登。日晚鸊鹈泉畔猎,路人遥识郅都鹰。
  • 2.《咏陈叔阳际槎轩二首·其一明朝·王嘉言名因诗赋垂,家在薜萝丛。茅屋千帆过,星槎一水通。烟含堤柳翠,波映夕阳红。堪比扬雄宅,爰清爰静同。
  • 3.《樗轩元朝·释妙声彼樗实散木,三年踰十寻。形质虽偃蹇,柯叶自萧森。物生各有适,小大在所任。敢期当世用,聊致东溪阴。清风树下至,和我邱中琴。群鸟亦萃止,怀人遗好音。各遂天地性,庶当...
  • 4.《杨景昌宴会林别驾席中成诗在席者各次其韵明朝·吴琏乌巷深沈古谢家,衣冠文彩绚飞霞。铿金戛玉宾吟富,列鼎焚沈主宴华。醇酿饮馀加烈酿,菊花丛里灿梅花。醉来身外浑忘却,疑在仙河共泛槎。
  • 5.《惜分飞·程村感事作惜分飞词五十阕为殿一章清朝·王士祯生小卢家堂里住。解诵班姬捣素。花底曾相遇。两情脉脉银湾渡。九十春光花满树。狼籍宵绵雨。欲问相思路。伯劳飞燕东西去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