示公佐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残生伤性老枕书,年少东来复起予。
各据槁梧同不寐,偶然闻雨落阶除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喜迁莺·真宗幸澶渊宋朝·李纲边城寒早。恣骄虏、远牧甘泉丰草。铁马嘶风,毡裘凌雪,坐使一方云扰。庙堂折冲无策,欲幸坤维江表。叱群议,赖寇公力挽,亲行天讨。缥缈。銮辂动,霓旌龙旆,遥指澶渊道。...
  • 2.《就南排岸谒宋成伯不值而还蒙诗见赠次韵宋朝·毕仲游懒作青门客,来寻隐吏居。上堂谁解榻,窥户却还车。似怕临池驿,空翻插架书。生涯知有地,共学灌园蔬。
  • 3.《读杜诗宋朝·张方平杜陵有穷老,白头惟苦吟。正气自天降,至音感人深。昭回切云汉,旷眇包古今。万壑入溟海,一枝成邓林。掩抑鬼神泣,寂寥星月沈。珠凭罔象得,玉看晶采寻。穰穰丰年谷,磊磊...
  • 4.《吴江太湖笠泽虹桥宋朝·梅灏水无浊浪地无尘,渺渺江湖天与邻。占得沧波输钓叟,吟穷清景属诗人。阴晴隐见山千叠,上下澄明月一轮。欲画为图随处看,风光变态状难真。
  • 5.《鸡鸣寺眺后湖二首·其一清朝·王士祯禁地传清切,依依白下城。恩波连太液,别苑起昆明。野水凫鸥远,斜阳菡萏生。不须摇落日,陵谷已含情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