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享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明星惨澹月参差,万窍含风各自悲。
人散庙门灯火尽,却寻残梦独多时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己亥杂诗·三百十五首选四清朝·龚自珍 其八太行一脉走蝹蜿,莽莽畿西虎气蹲。送我摇鞭竟东去,此山不语看中原。 其八十三只筹一缆十夫多,细算千艘渡此河。我亦曾穈太仓粟,夜闻邪许泪滂沱!(五月十二日抵淮...
  • 2.《郊外书事宋朝·李彭郊原野老带经锄,童稚何知竞挽须。我亦弥年躬井臼,儿能终日课樵苏。颇思鸥阁仍虬户,那似松醪伴酪奴。志大才疏苦多累,真须鹿鹿效周谟。
  • 3.《寄俞清老宋朝·许景衡寒栖岩谷古浮邱,曾约同为汗漫游。十载光阴如梦觉,半生簿领尚桴浮。楼头红日半规晚,眼里青山万点愁。淮水悠悠从此去,试凭双鲤到扬州。
  • 4.《清明日过高梁桥作二首·其一明朝·朱茂炳高梁河水碧弯环,半入春城半绕山。风柳易斜摇酒幔,岸花不断接禅关。
  • 5.《北朝天子明朝·吾邱瑞历彭城吕梁。过钟吾古塘。听涛声汹汹如雷壮。牙樯锦缆。挽龙舟两厢。驾清波。乘轻浪。马军儿几行。步军儿几行。济济锵。济锵济济锵。一队队刀鎗明晃。刀鎗明晃。蔽津涯如屏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