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和甫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水村悲喜拆书看,闻道并州九月寒。
忆得此时花更好,举家怜女不同盘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宛丘元朝·洪焱祖寿春之宛丘,十日复五日。河盘常山蛇,舟舞宋都鹢。途长冬景短,坐卧厌局蹐。未知疏凿意,何苦纡弗直。恭惟大圣人,环辙于斯厄。神龙困泥沙,祥凤栖枳棘。平原澹荒烟,犹带...
  • 2.《再次韵·其三宋朝·李彭古木千章夏阴合,瓮头别作醉乡春。草玄不是扬雄事,定自免为投阁人。
  • 3.《贯之自岳先还衡阳示诗见别次韵奉和宋朝·刘挚云壑登临杖屦随,狂歌清醉乐忘疲。拍肩正赋游仙曲,回首还吟陟屺诗。春草便惊南浦别,寿觞应慰北堂慈。区区流水高山意,常有孤音托子期。
  • 4.《宿石霜山前庄梦拜普贤像明日到院见壁间画如所梦有作宋朝·释德洪十幅蛾眉紫翠寒,何人逸想发毫端。匆惊瑞色云间相,曾向清宵梦里看。影像不真心自寂,悟迷无隔指空弹。了然一念非新故,我与群生入正观。
  • 5.《南安寺清朝·廖厚初仿佛仙源,十里桑麻春霭瑞;皈依法院,一瓶杨柳佛因缘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