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耒耜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耒耜见於易,圣人取风雷。
不有仁智兼,利端谁与开。
神农后稷死,般尔相寻来。
山林尽百巧,揉斲无良材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齐天乐·绿芜凋尽台城路宋朝·周邦彦绿芜凋尽台城路,殊乡又逢秋晚。暮雨生寒,鸣蛩劝织,深阁时闻裁剪。云窗静掩。叹重拂罗裀,顿疏花簟。尚有綀囊,露萤清夜照书卷。 荆江留滞最久,故人相望处,离思何限...
  • 2.《宫词·其六十一宋朝·周彦质珠帘十二捲金钩,万里无云桂魄浮。嘈杂笙箫半天响,瑶津亭上赏中秋。
  • 3.《送高宰宋朝·许景衡长爱西湖无点尘,楼台倒影杂星辰。未能把钓为閒客,且喜鸣琴有主人。摇桨何妨长载月,新堤最好是游春。何须更说林间雉,看取熙熙百里民。
  • 4.《第九十二法眼慧超颂宋朝·释义青巇崄行时问路难,有人相指北村南。长安无限人来往,几个无铃遇得关。
  • 5.《扶胥送别明朝·何宏扶桑夜赤天鸡鸣,剑光射天河汉倾。虎门流火乱星浴,鳌柱荡空双眼明。何人忽起烟霞想,蓦被一叶东南往。冲金裂玉鱼龙愁,飞上罗浮豁山赏)。罗浮酒熟春如海,应是人间岁华改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