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文斋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我自山中客,何缘有此名。
当缘琴不鼓,人不见亏成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雪中书怀唐朝·杜牧腊雪一尺厚,云冻寒顽痴。孤城大泽畔,人疏烟火微。愤悱欲谁语,忧愠不能持。天子号仁圣,任贤如事师。凡称曰治具,小大无不施。明庭开广敞,才隽受羁维。如日月恒升,若鸾...
  • 2.《失调名·其六·五台山赞十八首唐朝·敦煌曲子南台窟里甚可憎。里许多饶罗汉僧。吉祥圣鸟时时现,夜夜飞来点圣灯。
  • 3.《送王公中之浙东元朝·张师愚江左当年屡辟除,濯缨何事久踌蹰。求才喜用衡门士,应幕今从帅府书。海贾舟帆来货贝,越民耕稼杂盐渔。元戎坐镇东南境,赞画如君定有馀。
  • 4.《癸未四十述怀八首·其四清朝·方仁渊客窗愁对短檠红,起看银河泻碧空。小倚花栏怀旧雨,每惊泥爪羡归鸿。相如赋好曾无益,杜老诗多未厌穷。羽倦飞低还未得,绿槐声里又秋风。
  • 5.《收春楼明朝·周思久半亩方塘一境开,烟波深处起楼台。突兀元天刚尺五,洪崖青嶂相萦回。桃李春风二三月,鸟语花香长不歇。云起翻疑蓬莱宫,月明不减银蟾窟。主人得暇即登临,童冠相随歌且吟。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