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微之见过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此身已是一枯株,所记交朋八九无。
唯有微之来访旧,天寒几夕拥山炉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浣溪沙·转烛飘蓬一梦归五代·冯延巳转烛飘蓬一梦归,欲寻陈迹怅人非。天教心愿与身违。待月池台空逝水,荫花楼阁漫斜晖。登临不惜更沾衣。
  • 2.《赵府君挽词宋朝·吕陶养德辉光煜,传家训范成。九泉无愧色,一子有清名。寿域高风在,天心福报明。他年霈醲渥,褒赠极哀荣。
  • 3.《赠医者李生生有妾陈姬善歌明朝·伍瑞隆笼中绛雪调红粉,袖里青囊映翠蛾。采药岂应仙犬吠,怜才今见雪儿歌。但防窃去能奔月,不待章成更渡河。况是高唐容作赋,相逢不饮奈狂何。
  • 4.《夜泊观山市海即西樵山下·其一明朝·李孙宸五岳他年事,孤云此日情。幽期一以惬,尘累肯相撄。雁影帆前度,渔灯望里明。山情兼水意,应入梦魂清。
  • 5.《同杨亦琳胡伯连舟中限韵明朝·李之世笑对蜗角逐名场,一叶寒江去共忙。忧国尚衔腔里血,劳生难扫鬓边霜。閒商饮户杯深浅,卧听更筹话短长。酒祟诗魔降未得,羡君神力似金刚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