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长安岭石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附巘凭崖岂易跻,无心应合与云齐。
横身势欲填沧海,肯为行人惜马蹄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子云墨池宋朝·喻汝砺读书岂不好,忧愤还自兹。书中见古人,隐闵恻馀思。遇险理有激,寻分意多随。娟娟感姱容,戚戚念幽栖。曾是无间然,孰焉惬所宜。览之不自聊,怅然起遥悲。不如拨置之,浊酒...
  • 2.《答执中见和宋朝·彭汝砺枉费山公席上珍,看书转忆笑言亲。旧时香积厨中饭,新得金莲社里人。传语簿书聊借日,寄声风雨莫催春。须容饱饫先生馔,可便闲防异姓宾。
  • 3.《故关道中明朝·石宝晓望榆关道,肩舆坐未安。石墙多五色,山径忽千盘。松柏何年树,风尘旧日冠。半岩有兰若,试上白云看。
  • 4.《不寐明朝·李之世微尚将无隔,兴居百念回。口和心自语,形与影相猜。圣世谁甘隐,逢时谅不才。中宵缘底事,起步独徘徊。
  • 5.《山中雨行夜宿民家明朝·沈瓒好鸟知农候,嘤嘤灌木间。荒村无堠馆,樵斧出柴关。雨暗车前路,云埋屋后山。虚疑檐溜急,溪水夜潺潺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