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花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四月扬州芍药多,先时为别苦风波。
还家忽忽惊秋色,独见黄花出短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对酒唐朝·李白蒲萄酒,金叵罗,吴姬十五细马驮。青黛画眉红锦靴,道字不正娇唱歌。玳瑁筵中怀里醉,芙蓉帐底奈君何。
  • 2.《答任师中宋朝·吕陶石城山下居,草草已经岁。终日对山吟,何尝问阴霁。自知有义命,百事安拙计。每蒙亲朋念,尺书来者继。岂徒问寒温,亦惑慰穷滞。惟公见爱心,不逐时情替。亲迂老匠笔,特枉...
  • 3.《和亶甫夜字宋朝·彭汝砺雪轻不自持,风急更相借。仙人集蓬岛,鸿鹄云中下。飞腾障空虚,细碎穿隙罅。光明入幽室,晃耀不知夜。苦寒为公饮,酒尽解貂贳。盘蔬起乡思,披绵问鹅鲊。浮生夙何缘,今昔...
  • 4.《五华谒武候祠清朝·牛焘回环金碧气萧森,古柏祠堂贮夕阴。北伐不遗恢汉力,南征先见渡泸心。风清故垒蔓菁绿,雨过秋江瘴雾沉。此日星回犹有节,英灵何处暮云深!
  • 5.《拟不如来饮酒八首·其四明朝·周宪王世态看来熟,浮生何苦忙。好花供老眼,佳茗刷枯肠。池上红鸳并,帘前紫燕翔。不如来饮酒,高卧北窗凉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