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二耰耡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锻金以为曲,揉木以为直。
直曲相後先,心手始两得。
秦人望屋食,以此当金革。
君勿易耰耡,耰耡胜锋镝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唐朝·李白 陶公有逸兴,不与常人俱。筑台像半月,回向高城隅。置酒望白云,商飙起寒梧。秋山入远海,桑柘罗平芜。水色渌且明,令人思镜湖。终当过江去,爱此暂踟蹰。
  • 2.《金缕曲宋朝·陶上舍梦觉黄粱熟。怪人间、曲吹别调,棋翻新局。一片残山并剩水,几度英雄争鹿。算到了、谁荣谁辱。白发书生差耐久,向林间、啸傲山间宿。耕绿野、饭黄犊。市朝迁变成陵谷。问东...
  • 3.《寄李本宁观察明朝·佘翔传闻旌节下巴西,天目东南望不迷。彩鹢乘风飞水驿,襜帷带雨慰春犁。停舟访古过严濑,按部探奇入会稽。却忆梁园曾御李,几回飞梦隔云霓。
  • 4.《愚山至都门同荔裳顾庵绎堂湟溱小集家兄西樵郖舍同用初字清朝·王士祯尔驾琴高赤鲤鱼,偶来京洛慰离居。樽前兄弟狂犹昔,袖里诗篇锦不如。斜日竹梧新霁后,明灯池馆夜凉初。几年南北相思切,今夕论文一起予。
  • 5.《望庞居士山清朝·王士祯云烟杳杳树幢幢,消息凭谁问老庞。斜日汉川秋水阔,居然一口吸西江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