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占示禅师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去岁别南岳,前年返泐潭。
临机一句子,今日遇同参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三阳草庵泉宋朝·然逸期一阳初动震天关,须信还真地有缘。昨夜乖龙轰霹雳,迸潮海眼出寒泉。
  • 2.《病中思归呈千之十七兄宋朝·周行己白首遑遑谩世忧,我今问米下扬州。支离病骨难堪暑,浩荡归心不待秋。兵火彫零馀故里,功名衰谢独扁舟。腐儒老死终无用,收拾纶竿好去休。
  • 3.《七里滩别余鞠夫·其二明朝·佘翔武林春色日初迟,花满垆头酒满卮。无奈双龙愁里别,绿杨几度啭黄鹂。
  • 4.《罂粟花明朝·吴幼培庭院深沉白昼长,阶前仙卉吐群芳。含烟带雨呈娇态,傅粉凝脂逞艳妆。种自中秋须隔岁,开于初夏伴倾阳。更誇结子累累硕,何必污邪满稻粱。
  • 5.《游仙诗二首·其一明朝·沈翠华莲瓣相传大士舟,轻红淡绿绕江流。只今跳出污泥窟,碧浪三山汗漫游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