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宁夹口二首·日西江口落征帆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日西江口落征帆,却望城楼泪满衫。
从此梦归无别路,破头山北北山南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唐朝·李白 陶公有逸兴,不与常人俱。筑台像半月,回向高城隅。置酒望白云,商飙起寒梧。秋山入远海,桑柘罗平芜。水色渌且明,令人思镜湖。终当过江去,爱此暂踟蹰。
  • 2.《井底引银瓶·止淫奔也唐朝·白居易井底引银瓶,银瓶欲上丝绳绝。石上磨玉簪,玉簪欲成中央折。瓶沉簪折知奈何?似妾今朝与君别。忆昔在家为女时,人言举动有殊姿。婵娟两鬓秋蝉翼,宛转双蛾远山色。笑随戏伴...
  • 3.《郊外元朝·李昱暖云过日不作雨,客子郊外寻春光。野花朵朵红间白,堤柳丝丝青尚黄。不贪马上得新句,正忆天涯非故乡。流莺飞燕自来往,底事归途芳草长。
  • 4.《止止庵拜白真人像明朝·王弘诲琼琯千秋有至人,朝元来此会群真。堂开止止标玄诀,凡质何缘景后尘。
  • 5.《赠吴符远并谢其三明朝·沈守正摇笔将吞楚,抡才巳大吴。朱霞半天绮,白鹤一□孤。秋老溯浙水,花明又圣湖。三年劳顾盻,惭愧未新吾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