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江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东江木落水分洪,伐尽黄芦洲渚空。
南涧夕阳烟自起,西山漠漠有无中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庆臣和巴字韵见遗复次韵宋朝·周孚独鹤投林畏莫鸦,向时入蜀强刘巴。瘴乡自古难为客,老境无人不念家。一饭肯来从我觅,百钱何惜为君叉。粗缯大布差安稳,莫学渠侬戏虎牙。
  • 2.《白翁毕老年伯锦旋俚言奉送明朝·吴日泉元老朝廷倚度支,如何勇退急流时。温纶暂许鹏为息,重望兼看凤有仪。京国入燕铨待握,邮亭归鲁传聊驰。独怜犹子年家谊,世世惟翁感最知。
  • 3.《郊祀斋居和钟邦臣韵明朝·李坚(贞夫)翌翌郊坛肃,煌煌宝炬然。九重亲大祀,一德格皇天。礼乐周官盛,威仪法驾圆。小臣真庆忭,舞蹈际年年。
  • 4.《南歌子·窗午清朝·王士禄窗午花情倦,楼春镜影妍。新燕啄泥天。枕屏围小梦,阿谁边。
  • 5.《鹧鸪天·一片春光遍九霄明朝·沈静筠一片春光遍九霄,这回风月也全消。重来绣阁吟残句,不数缑山弄玉箫。身外事,等闲抛,万层云路碧迢迢。香南雪北何由见,直比人间午梦遥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