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至曹娥堰寄剡县丁元珍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溪水浑浑来自北,千山抱水清相射。
山深水急无艇子,欲从故人安可得。
故人昔日此水上,樽酒扁舟慰行役。
津亭把手坐一笑,我喜满怀君动色。
论新讲旧惜未足,落日低徊已催客。
离心自醉不复饮,秋果寒花空满席。
今年却坐相逢处,怊怅难求别时迹。
可怜溪水自南流,安得溪船问消息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端午怀屈原曹娥元朝·荀原道端阳词客感遗踪,碧艾青蒲颤晓风。湘水越江风土异,忠臣孝女古今同。千年往事人何在,五月沧波恨不穷。汉史楚骚翻阅处,忍斟醽醁对榴红。
  • 2.《奉寄灵岩长老确公大师·其一宋朝·盛陶适见随州住,谁教复在齐。君看历山北,何似善光西。
  • 3.《寄宿旅邸明朝·何明远旅馆藜床七尺悭,草茵零落布衾单。五更霜净天如洗,人与梅花一样寒。
  • 4.《秋日寄怀明朝·何巩道平林萧瑟雨初收,兀兀犹披五月裘。一纸新诗吹到手,数声长叹立当楼。独堂风细帘初捲,别浦潮生水自流。好景不逢吟者共,鹤孤松老负高秋。
  • 5.《仲秋十二夜戴公纶何龙友过宿小楼明朝·李孙宸楼前一雨过虚堂,忽有凉飔洒客裳。抱病经时人事减,因君此夕野情长。渐怜蟾影分秋色,愁听砧声捣夜霜。坐久天河浑欲曙,惊呼早雁不成行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