示蔡天启三首·其二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蔡子勇成癖,剑可万人敌。
读书百纸过,颖锐物不隔。
开口取将相,志气方自得。
偪仄何偪仄,未见有一获。
萧条两翅蓬蒿下,未能生彼升天翼。
焉能学堂上燕,绚练新羽翮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论诗三十首·其二十七元朝·元好问百年才觉古风回,元祐诸人次第来。 讳学金陵犹有说,竟将何罪废欧梅?
  • 2.《南华十咏·其九明朝·王渐逵法水澄深卓锡泉,袈裟一展是谁缘。头陀钟罢迟归院,共坐阶前语亚仙。
  • 3.《赠朱从龙外兄二首·其二明朝·王立道岁晚不一遇,知君自晏如。贫收乞米帖,病学养丹书。野竹编渔舫,山花荐客蔬。风尘初息驾,莫讶故人疏。
  • 4.《捣油翁宋朝·陈谔忽遇深山避世翁,居然沮溺古人风。老来一出为身计,不满先生一笑中。
  • 5.《归乡七首·其一明朝·何巩道踏到危桥马自停,水边茆屋似晨星。泊多渔艇添新市,榻尽僧门出古铭。日落可怜村路黑,雨多方见草痕青。伤心华表归来晚,谁信千年鹤姓丁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