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早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暮寻蔡墩西,独觉秋尚早。
山路葩卉繁,野田风日好。
禅林乌未泊,经屋尘初扫。
蛮藤五花簟,复足休吾老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高太常赠钱文学画竹明朝·王汝玉美人抱贞节,来自苕溪阴。相遇玉堂仙,贻赠比兼金。猗彼绿竹枝,琅然瑶华音。微物岂足贵,用表岁寒心。
  • 2.《人日雪二首·其二宋朝·释德洪律管未回暖,春先到晓岩。与君清作对,得月便成三。秀色报虚幌,幽欣宜衲衫。相看超语默,觌露不须参。
  • 3.《送杜守宋朝·释元肇一麾长啸静边陲,丹诏飞催上玉墀。送别莫辞行路远,感恩深是到州时。名垂岘首山能重,誓指江流水自知。他日登临见遗爱,太平楼外柳丝丝。
  • 4.《题江浚远晚翠堂卷元朝·大圭北风落木千山空,海城偶见江文通。自言老去才力减,文锦不与先时同。胸中雅蕴二三策,雄论傞傞剑锋白。抽簪早谢紫薇郎,待诏懒为金马客。黄柑林中屋数桯,翠峰如削开南屏。...
  • 5.《元旦(一)·其四明朝·李孙宸营园将阅岁,半亩尚荒芜。未就青门隐,空惊白日徂。儿童嬉爆竹,亲友劝屠苏。捡点春来事,惟应有荷锄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