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陵报恩大师西尚方丈二首·檐花映日午风薰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檐花映日午风薰,时有黄鹂隔竹闻。
香炮一炉春睡足,上方车马正纷纷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贺新郎·寄丰真州宋朝·戴复古忆把金罍酒。叹别来、光阴荏苒,江湖宿留。世事不堪频着眼,赢得两眉长皱。但东望、故人翘首。木落山空天远大,送飞鸿、北去伤怀久。天下事,公知否。钱塘风月西湖柳,渡江...
  • 2.《木兰花令·次欧公西湖韵宋朝·苏轼霜余已失长淮阔。空听潺潺清颍咽。佳人犹唱醉翁词,四十三年如电抹。草头秋露流珠滑。三五盈盈还二八。与余同是识翁人,惟有西湖波底月。
  • 3.《长安春兴四首·其一明朝·吴麟瑞尘封官柳眼犹迷,黄鸟吞声不肯啼。二月羽书掩塞草,十年马足负香泥。长缨有策终难请,短札多愁未易题。忽忆孤山此时节,乱堆雪片断桥西。
  • 4.《桂枝香明朝·李景云 崔时佩堪为字史。当从款识。端的有柳骨颜筋。恁般样佳人才思。千般用心。千般用心。怎不教张生爱你。世间无二。细寻思。寄物知情厚。一桩桩谩看取。
  • 5.《十三夜月明朝·沈守正歌如渌水喉初转,舞是霓裳拍正迟。若使婵娟解歌舞,也应爱煞十三时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