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再游城西李园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京师花木类多奇,常恨春归人未归。
车马喧喧走尘土,园林处处锁芳菲。
残红已落香犹在,羁客多伤涕自挥。
我亦悠悠无事者,约君联骑访郊圻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送徐允中赴国子监元朝·李昱归觐匆匆有命催,式瞻江左莫徘徊。南州徐孺应同族,太学何蕃不乏才。风暖虎闱群玉聚,天高龙阙五云开。须知圣主崇文地,衮衮衣冠上省台。
  • 2.《初访中洞山八咏(内青莲岩)·其四明朝·王渐逵石燕霏霏拂洞前,青莲朵朵相新妍。苍鼯采鹝怪人语,木魅岩魈窥客筵。山中酒熟是何代,石上桃开非昔年。犹恨花源徒陟迹,至今传者武陵仙。
  • 3.《仙禅人宋朝·释月涧一人半人之所在,吴越从头验一回。三尺炊巾襟袖里,向人只道看山气。
  • 4.《赠曾鲁朴山人明朝·何吾驺先生何许客,汗漫寄云游。到处谈杯酒,长天挂钓钩。鄱阳孤剑起,渤海一星浮。壁立空青柳,江流任白鸥。虚危辞旧舍,牛斗望南州。梅岭旌旗振,珠江花鸟愁。广陵虽已邈,彩笔...
  • 5.《平原舟次逢董思白先生·其三明朝·李孙宸至人不碍世,出处亦何情。闻道纶扉上,于今待老成。因之怀凤德,敢以付嘤鸣。自有冥鸿意,无烦猿鹤惊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