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读试卷呈君实待制景仁内翰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篝灯时见语惊人,更觉挥毫捷有神。
学问比来多可喜,文章非特巧争新。
蕉中得鹿初疑梦,牖下窥龙稍眩真。
邂逅两贤时所服,坐令孤朽得相因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拂舞歌辞唐朝·李贺吴娥声绝天,空云闲裴回。门外满车马,亦须生绿苔。尊有乌程酒,劝君千万寿。全胜汉武锦楼上,晓望晴寒饮花露。东方日不破,天光无老时。丹成作蛇乘白雾,千年重化玉井土。...
  • 2.《游仙词·其五明朝·王邦畿绛缕蓬莱戴巨鳌,天风吹动碧云涛。海东偷觑无人处,出水珊瑚百丈高。
  • 3.《依韵和蒋津雪中见寄宋朝·陆佃蓬莱宫阙锁崔嵬,书史频看祇乱堆。华盖稍瞻天北极,紫云曾识道东来。功名方与英豪共,怀抱仍逢故旧开。造物为君如有意,一番风雪洗浮埃。
  • 4.《万象亭宋朝·富直柔堂后山川面面通,向来奇观有蒿蓬。元戎小试经纶手,万象都归指顾中。雨罢捲帘凭爽气,酒酣极目送飞鸿。明年凤阁鸾台上,好寄新诗下北风。
  • 5.《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(次李小有韵)·其十二明朝·申佳允不献蟠桃唱竹枝,愿君富寿更多儿。明春再祝长安道,同上红楼续旧词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