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沈兴宗察院出使湖南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谏书平日皁囊中,朝路争看一马骢。
汉节饱曾冲海雾,楚帆聊复借湖风。
皇华命使今为重,直道酬君远亦同。
投老承明无补助,得为湘守即随公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己亥杂诗·其五清朝·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,吟鞭东指即天涯。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
  • 2.《魏薛草书语唐朝·不详前有虞褚,后有薛魏。
  • 3.《上知郡宋大卿宋朝·杨杰县弩曾陪竹马迎,清风千里畏神明。三朝史荣推循吏,九寺官班重正卿。道气养成髭转黑,民情照尽法从轻。异时归去黄金阙,留得甘棠岁岁荣。
  • 4.《度错愕岭明朝·汪礼约万峰青青春缥缈,危峦腾鶱两崖老。石上人凌树杪霞,六丁蹴死烟飞草。大谷沉沉入南极,蛛丝鸟路风吹直。杜鹃花老不归春,鬼母号天魍魉泣。怪蛟窥人作人立,迸水泠泠洗双屐。...
  • 5.《送海滨公八十诗明朝·沈鍊佳日湛清俎,北堂弦管多。侍子奉鸠杖,国老意皤皤。冠盖溢街衢,尊俎四座罗。列帛等丘山,倾酒若江河。齐童三五行,挟瑟振安歌。流云转长袂,陈舞屡婆娑。俯仰凌七盘,飘摇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