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锺山·两山松栎暗朱藤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两山松栎暗朱藤,一水中间胜武陵。
午梵隔云知有寺,夕阳归去不逢僧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百岁篇·其七·女人十首唐朝·敦煌曲子七十衰羸争奈何。纵饶闻法岂能多。明晨若有微风至,筋骨相牵似打罗。
  • 2.《吴义姑明朝·王爵好人谁说女中无,釐妇尤能作义姑。从一没身惟属李,恤孤教侄肯忘吴。藁砧玄宇增光焰,犹子青云遂壮图。艳骨百年成麝土,高名常并月明孤。
  • 3.《和王仲弓雪中怀友之什·其一宋朝·苏过出门无所之,怀刺名欲灭。要求我辈人,庶缓礼法设。城南有胜士,块坐方禅悦。不嫌来往频,相对餐毡雪。
  • 4.《偶书·其三明朝·何吾驺拚断恩仇平等看,眼前灭念触灵光。万缘若便当时歇,透体琉璃照肺肠。
  • 5.《读直方兄诗稿赋赠明朝·李寄君诗可喜鲍兼庾,俊逸清新出口殊。快句自矜堪退虏,高吟不识有呼租。推敲一字应师父,冰雪千篇独饷吾。可惜病思焚笔砚,不然浣手叙三都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