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作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陈寅恪|
天风吹月到孤舟,哀乐无端托此游。
影底河山频换世,愁中节物易惊秋。
初升紫塞云将合,照彻沧波海不流。
解识阴晴圆缺意,有人雾鬓独登楼。

赏析/鉴赏

一九二八年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五更转·其二·南宗赞五首唐朝·敦煌曲子一更长。二更长。有为功德尽无常。世间造作应不久。无为法会体皆亡。入圣位。坐金刚。诸佛国。遍十方。但知十方原贯一。决定得入于佛行。
  • 2.《醉眠亭宋朝·晁端禀吏部瓮閒眠,先生窗下卧。夜偷绿醑饮,昼喜清风过。人为清风快于酒,摆落烦襟洗尘垢。吾知醉寝胜闲睡,可以寄天真兮忘世累。沟渎超江汉,幕席视天地。蝴蝶不知缘变化,黄粱...
  • 3.《送本邑杨大尹入觐明朝·吴琏湖右文章伯,江南父母官。三钱斗米价,一雨万家村。远远享天子,高高飞凤鸾。明年二三月,黎庶眼将穿。
  • 4.《初夏署中即事·其四明朝·李孙宸藤花已谢绿阴稠,数啭流莺雨乍收。信好词臣供奉地,白云镇日锁清幽。
  • 5.《孙明府自命有春山之篇属余次韵明朝·沈鍊南国名山福地真,烟花长发四时春。东隅采日方鸣凤,温谷条风为袭人。兰蕙平林还结佩,云霞满地即成茵。会怜仙客披襟处,和气氤氲拂紫宸。
陈寅恪的诗词曲代表作

陈寅恪(1890.7.3—1969.10.7),字鹤寿,江西修水人。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、古典文学研究家、语言学家、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,与叶企孙、潘光旦、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,与吕思勉、陈垣、钱穆并称为“前辈史学四大家”。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、西南联大、广西大学、燕京大学、中大学等。

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“清末四公子”之一、著名诗人。祖父陈宝箴,曾任湖南巡抚。夫人唐筼,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。因其身出名门,而又学识过人,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“公子的公子,教授之教授”。

著有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》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《元白诗笺证稿》《金明馆丛稿》《柳如是别传》《寒堂记梦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