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吴仲庶省中画壁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画史虽非顾虎头,还能满壁写沧洲。
九衢京洛风沙地,一片江湖草树秋。
行数鯈鱼宾共乐,卧看鸥鸟吏方休。
知君定有扁舟意,却为丹青肯少留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暮春书怀二首·其二元朝·李昱闲居习疏懒,岁月渐成癖。心幽远世虑,地偏少人迹。是时春向暮,芳草萋更碧。鸟啼檐间树,花落溪上石。悠悠发长吟,命酒聊自适。人生任天性,焉能为形役。
  • 2.《送林节推赴任琼州明朝·王梅见说琼州地,烟中叠浪开。远天分岛溆,晴蜃结楼台。水馆鲛人识,风樯贾舶来。桄榔秋树好,莫怨夜猿哀。
  • 3.《过永兴清朝·廖寿清试凭高阁上,頫看乱溪流。日落孤帆接,天空楚岫幽。兽形盘石怪,雁影入边愁。下界谁吹笛,临风一倚楼。
  • 4.《飞龙宫行清朝·王士禄临淄此地曾潜龙,倜傥颇有文皇风。夜半入宫星如雨,乾坤再辟成奇功。十有一祀帝业崇,耀武太原临河东。中经上党鸾雍雍,凝笳清跸临旧宫。眷言顾之拟沛丰,问疾赐酺欢无终。...
  • 5.《啸园杂题八首·其八·净友亭清朝·王士祯斑竹已解绷,翠菼复如鵻。虚堂受荷气,疏帘漾文漪。风标两公子,照影时来窥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