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·空见方坟涌半霄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空见方坟涌半霄,难将生死问参寥。
应身东返知何国,瑞像西归自本朝。
遗寺有门非辇路,故池无钵但僧瓢。
独龙下视皆陈迹,追数齐梁亦未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出师表三国·诸葛亮臣亮言: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盖追先帝之殊遇,欲报之于陛下也。诚宜开张圣听,...
  • 2.《赋樊氏茅屋元朝·吴当闻君茅屋住樊川,水影山光接几筵。花径约来寻酒伴,柴门系着钓鱼船。晴檐兴在从谁赋,秋树高风只自编。亦有数椽华盖下,杖藜何日白云边。
  • 3.《峡中吟明朝·王邦畿苍烟晴色此溪朝,两岸寒声石气骄。猿领群儿偷腊果,鹤栖孤影候春潮。可无佳句酬灵地,况有梅花在隔桥。谁谓岭南兵火后,此中有叶未全凋。
  • 4.《次韵和酬宋朝·释契嵩襄阳习子不贪官,欲友幽人拟道安。冒雪履霜临岁杪,攀萝挽翠到云端。初论浮世惭年老,久对清规苦夜寒。空感知音何以报,但誇山水富君看。
  • 5.《游百家岩寺明朝·邵炯嵁崖戟立路崎岖,对客偏轻屐齿微。瀑击龙潭天上落,云窥僧户半岩归。歌传白雪惊松壑,酒沥清秋媚石矶。清磬已敲山夜午,还同搔手谢元晖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