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增二首·鄛人七十漫多奇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鄛人七十漫多奇,为汉敺民了不知。
谁合军中称亚父,直须推让外黄儿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幽涧泉唐朝·李白拂彼白石,弹吾素琴。 幽涧愀兮流泉深。 善手明徽,高张清心。 寂历似千古松,飕飗兮万寻。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,叫秋木而长吟。 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,泪...
  • 2.《失调名·织锦纹唐朝·敦煌曲子仕女鸾凰。齐登金座。匡闲阶□□专心。恳望转加新。金丝线织成鸳凤。□□□□。□口得金枝。合蝉野马。竞逐纷纭。□□□□值千金。足蜂蕊攒花满。□□□。只为无人往达。进...
  • 3.《过彭城观陈传道知录所藏东坡公画宋朝·释道潜枯株瘦石两相望,南北悠悠径路长。卷尽平冈三百里,风枝雨叶更飘扬。
  • 4.《偈三首·其三宋朝·释自龄便乃忘机守默,已被金粟占先。拟欲展演词锋,落在瞿昙之后。
  • 5.《题杨梅山人渭川图宋朝·释元肇不识山人面,今见山人竹。鹅溪半幅间,渭川千亩足。细细穿石泉,猗猗动寒绿。望之意已凉,况当亲揽触。贤哉怀隐居,畴能继高躅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