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二——御沟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渺渺金河涨欲平,数支分绿报清明。
常萦辇路漂花去,更引流杯送酒行。
静见金舆穿树影,清含玉漏过墙声。
衰颜一照自多感,回首江南春水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醉中天元朝·贾仲名怕甚么妳母舌儿堑。梅香嘴儿尖。恐早晚根前冷句儿添。便知道也难凭验。家丑事必然羞掩。放心波风流双渐。张世英云:小生此间难住。必寻退步。正旦唱:早则么懒折腰归去陶潜...
  • 2.《戏为友人题鸳鸯图赠女道士·其六明朝·伍瑞隆云林女伴踏歌来,仙桂灵芝满目开。闻说此中誇胜事,月明双跨綵鸳回。
  • 3.《除夕奉和少宰柴墟先生韵明朝·李坚(贞夫)不用桃符写户厅,尧文历纪忽周星。中庭残雪初消白,明日群芳渐放青。爆竹满衢传煏煿,歌钟何处送东丁。太平景象留都好,唤起年来醉梦醒。
  • 4.《夏日园居偶成效长庆体·其二明朝·李孙宸北窗复得傲羲皇,入夏园林日渐长。寥寂每因得句破,多閒犹觉种花忙。时开异卉誇为圃,便向同声索和章。莫问升沈身外事,邯郸吾已熟黄梁。
  • 5.《战城南明朝·沈鍊战城南,伤乎悲。将军只手安可支,豺虎当路人饥疲。虽则饥疲,朝廷恩,安可亏。海宇茫茫谁惟思,我为忠臣人不知。忠臣死时心转足,力尽筋衰堪瞑目。声名非是身外传,人心动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