鲍公水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村南鲍公山,山北鲍公水。
高穴逗远源,泠泠落山嘴。
玉色与饴味,不可他味比。
竹树四蒙密,翠藤相披靡。
漫郎昔少年,幽居得之此。
临窥若有遇,爱叹无时已。
浮名未污染,永矢终焉尔。
奈何中弃入长安,十载风载化旧颜。
欢嚣满耳不可洗,此水泠泠空在山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唐朝·李白白露见日灭,红颜随霜凋。别君若俯仰,春芳辞秋条。泰山嵯峨夏云在,疑是白波涨东海。散为飞雨川上来,遥帷却卷清浮埃。知君独坐青轩下,此时结念同所怀。我闭南楼看道书,...
  • 2.《步提学周佥宪望武夷韵明朝·王佐(汝学)武夷六六峰,皆堪著晦翁。晦翁苟不来,六六峰皆空。翁兮一寄迹,天柱泰岱同。翁兮一洗耳,九曲洙泗通。鸢鱼景尽到,草树春无穷。注目端我躬,稽首俯我胸。木石有敬色,岩壑...
  • 3.《房村道中会尚书潘公治河赋赠明朝·王弘诲徵诏三传湿紫泥,洪河千里奠金堤。儆当洚水逢沧水,功拟玄圭陋白圭。忧国岂知潘鬓改,济川疑傍传舟栖。河渠书就劳相寄,回首台端望不迷。
  • 4.《夜坐谨成小诗呈晦堂心老宋朝·彭汝砺修鍊清彻骨,斡旋幽入神。寸丝缚九虎,一指挂三钧。丈室夜忽旦,寒崖冬自春。师乎何所命,学佛亦非人。
  • 5.《柬曾则通借米明朝·沈光文迩来乞食竟无处,饥即驱我亦不去。甑中生尘兴索然,飧风吸露望青天。穷途依人仍不足,自顾已忘荣与辱。何当稚子困饿啼,绝不欲我作夷齐。勉学鲁公书新帖,呼庚未免为臣妾。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