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酬徐仲元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投老逍遥屺与堂,天刑真已脱桁杨。
缘源静翳无鱼淰,度谷深追有鸟颃。
每苦交游寻五柳,最嫌尸祝扰庚桑。
相看不厌唯夫子,风味真如顾建康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贫女唐朝·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,拟托良媒益自伤。谁爱风流高格调,共怜时世俭梳妆。敢将十指夸针巧,不把双眉斗画长。苦恨年年压金线,为他人作嫁衣裳。
  • 2.《送区册序唐朝·韩愈  阳山,天下之穷处也。陆有丘陵之险,虎豹之虞。江流悍急,横波之石,廉利侔剑戟,舟上下失势,破碎沦溺者,往往有之。县廓无居民,官无丞尉,夹江荒茅篁竹之间,小吏十...
  • 3.《已亥杂诗·245清朝·龚自珍豆蔻芳温启瓠犀,伤心前度语重提。牡丹绝色三春暖,岂是梅花处士妻。
  • 4.《玉楼春·春步明朝·王翃春过三月春将暮。脉脉芳尘时或聚。莺衔水面落来花,燕惹风边飘去絮。残香不入吟人句。俊眼偏承游女顾。新诗闻道陌头多,踏遍芊绵无觅处。
  • 5.《行不得哥哥(兴隆道中闻鹧鸪作)明朝·汪坦行不得哥哥,鱼潜毒渊,鸟栖恶柯,此无奈何。嗟尔行人,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