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肃吴公挽辞三首·应世文章手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应世文章手,宜民政事才。
朝多侧目忌,士有拊心哀。
书蠹平生简,香寒後夜灰。
悠悠国西路,空得葬车回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金石录序宋朝·李清照右《金石录》三十卷者何?赵侯德父所著书也。取上自三代,下迄五季,钟、鼎、甗、鬲、盘、匝、尊、敦之款识,丰碑、大碣,显人、晦士之事迹,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,皆是正...
  • 2.《馆娃宫清朝·尤怡峰顶曾闻置别宫,艳歌娇舞欲无穷。美人一去碧云冷,行客独来山殿空。香径落花春度曲,古廊依树夜鸣风。登临漫为勾吴感,旧馆荒台处处同。
  • 3.《游龙泉岩望海山达濠一带明朝·王岱地势垂穷巨海浮,尚横叠嶂截中流。悬岩忽辟奇峰腹,窄径斜穿乱石头。潮静兵艚犹设讯,烟清蜃气不生楼。何期令作余年日,得展乾坤万里眸。
  • 4.《鹊桥仙·其二·挽王母沈孺人清朝·王士禄伯鸾友孟,少君妃鲍,金石齐贞比寿。肃雍梱内不闻声,独自理、䌟絣井臼。徵兰屡兆,诒防多谷,天锡累累组绶。史家班管好标题,会待取、日华重昼。
  • 5.《酬泽民见怀之作明朝·沈璟何来双鲤汉江头,江水西南万里流。高枕青山家负郭,开襟白日赋登楼。洞庭叶下孤云晚,梦泽寒深五月秋。珍重芳兰堪作佩,湘皋摇落不须求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