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友人三首·一别三年各一方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一别三年各一方,此身漂荡只殊乡。
看沙更觉蓬莱浅,数日空惊霹雳忙。
渺渺水波低赤岸,蒙蒙云气淡扶桑。
登临旧兴无多在,但有浮槎意未忘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再次韵怀归元朝·陈镒褐衫偶着来从宦,也蹑通班缀鹭鹓。报主惭无补衮手,归田只合共农言。年来旧业书千卷,老去闲心竹一轩。有地宽闲午溪上,木奴更种满秋园。
  • 2.《杂诗·其一宋朝·李正民海岸收残雨,西风放晚晴。霜林红未脱,寒草绿犹生。老觉光阴速,闲观世累轻。端忧多暇日,憔悴庾兰成。
  • 3.《剑门关宋朝·张方平地维绝脉摧鳌足,天垒横霄壮井舆。谁轧祸萌通鸟道,古为风土感鱼凫。壶中日月邻方外,海内山河入帝图。过此益知方面重,万兵开府一寒儒。
  • 4.《张同府菊会再和·其三明朝·吴琏一官同弃卧江南,风爽清窗月浸潭。酷爱陶潜深逸兴,生憎王衍弄虚谈。书云胜怠方臻吉,易说无疑始盍簪。勿谓老闲无自勉,不容心思日参三。
  • 5.《元宫词(一百三首)·其十二明朝·周宪王阊阖门开拥钺旄,千官侍立晓星高。尚衣欲进虬龙服,错捧天鹅织锦袍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