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二首·得贤方慕北山莱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得贤方慕北山莱,赤白中天二府开。
功谢萧规惭汉第,恩从隗始诧燕台。
曾留上主经过迹,更费高人赋咏才。
自古落成须善颂,扫除东阁望公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勉门人胡廷兰(号相江,解元、进士)明朝·王希文无情岁月隙驹过,白发频催奈尔何。跃冶黄金须百炼,倚天长剑用霜磨。万顷渊源休蠡测,千条岐路丧羊多。天孙下手斯成锦,莫断机头懒掷梭。
  • 2.《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·其一宋朝·张方平风采来尘外,才名入洛初。清言还正始,雅度合冲虚。玉气千寻直,金精百鍊馀。雍容到岩庙,一世共华胥。
  • 3.《和通判朝奉宋丈·其一宋朝·彭汝砺尘事如毛日日生,故园久拟问归程。飞鹏怒薄扶摇上,病骥饥寻巀嵲行。绿野尽头迷汉水,白云深处是樊城。私怀借问何其似,祇看摇摇车上旌。
  • 4.《宋朝·释克勤庵前永日无狼子,磨下终年绝雀儿。
  • 5.《别王尧韭明朝·李之世墙东王居士,傲骨凌千秋。手持七寸管,旁无作者流。胸既破万卷,目亦横九州。岂学醯鸡儒,但为妻子谋。淡香然古炉,白茗点瓷瓯。有时对韵士,枯桐与纹楸。品卉商瓶史,移泉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