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·老於陈迹倦追攀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老於陈迹倦追攀,但见幽人数往还。
忆我小诗成怅望,锺山只隔数重山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深虑论明朝·方孝孺虑天下者,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;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。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,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。岂其虑之未周与?盖虑之所能及者,人事之宜然,而出于智力之所不...
  • 2.《王子裕百花图·其三明朝·王立道传道昭君昨入胡,后宫留得美人图。红妆翠袖分相向,只恐君王误一呼。
  • 3.《谢大沩空印禅师惠茶宋朝·释德洪钟鼓五千指,翔空楼殿开。不知大沩水,何尔小南台。让子鈯斧信,閒禅春露杯。故应念岑寂,先寄出山来。
  • 4.《博望城清朝·王士祯持节西穷万里源,至今黄鹄怨乌孙。空闻宝马归天厩,不见征人入玉门。
  • 5.《浣溪纱·和漱玉词清朝·王士祯灯暗银屏误昔期。个人踪迹近难知。夜深月暗未来时。何处楼头吹玉管,那逢时节闹蛾儿。欲传消息恐猜疑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