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酬宋中散二首·超然京洛谅难双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超然京洛谅难双,处在家庭誉在邦。
道义门中窥户牖,风骚坛上见麾幢。
素书款款谁怜杜,彩笔遒遒独胜江。
信美贤公有才子,笃诚真复类尨降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鹧鸪天·春暮宋朝·黄升 沈水香销梦半醒。斜阳恰照竹间亭。戏临小草书团扇,自拣残花插净瓶。莺宛转,燕丁宁。晴波不动晚山青。玉人只怨春归去,不道槐云...
  • 2.《示里中年少元朝·叶兰富盛朋友集,贫下骨肉疏。骨肉岂行人,背背富路衢。黄金乃何物,而能驱智愚。宠态鲜倾城,私缔忘捐躯。荡心肆所志,宁不尔踟蹰。
  • 3.《三月十九日同仲豫兄长率崔遐绍赵汉英游朱园放鱼宋朝·苏过何人溃溪流,忽作瓴建屋。不知几鱼虾,生毙此枯渎。纤纤跃泥沙,濡沫曾不足。虽求升斗活,终困蝼蚁毒。眷余二三子,行春访脩竹。危桥得小憩,涸鲋哀穷蹙。汲井叩邻里,捐金...
  • 4.《刘咸临秀才挽词(道源学士之子)·其二宋朝·释道潜异材擢阳阿,秀色方蔚然。侵寻掩众阜,屹屹上造天。惊飙忽摧殒,中道虚弃捐。颜渊古称夭,道德今独妍。何求拥肿为,无用徒永年。
  • 5.《缑溪馆中晤王永叔沈生余二明府明朝·佘翔邮亭开锦帐,尊酒话襟期。已下王乔舄,还吟沈约诗。烽烟生海上,鸿雁隔天涯。把袂休辞醉,重逢定几时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