澶州·津津河北流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津津河北流,嶭嶭两城峙。
春秋诸侯会,澶渊乃其地。
书留後世法,岂独讥当世。
野老岂知此,为予谈近事。
边关一失守,北望皆胡骑。
黄屋亲乘城,穹庐矢如蝟。
纷纭擅将相,谁为开长利,焦头收末功,尚足夸一是。
欢盟从此数,日月行人至。
驰迎传马单,走送牛车疲。
征求事供给,厮养犹珍丽。
戈甲久已销,澶人益憔悴。
能将大事小,自合文王意。
语翁无叹嗟,小雅今不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次韵阅道见贻之句宋朝·洪刍独来深树初啼鸟,几处高枝已嘒蝉。坐久每将棋作隐,昼长还觉日如年。醉乡彭泽陶元亮,句法襄阳孟浩然。聚散悲欢皆梦幻,南柯同寄曲肱眠。
  • 2.《诗二首·其二宋朝·种师道飞蛾视火残生灭,燕逐群鹰命不存。从今一扫胡兵尽,万年不敢正南行。
  • 3.《拟寒山寺·其一百八宋朝·释怀深名汤并利火,古今烧杀人。只贪炙手热,应笑甑生尘。虎口都忘险,龙鳞不怕嗔。利名心未足,衰老已及身。
  • 4.《厓门坡明朝·江源小腮过尽度厓门,万木参天白日昏。石磴嶙峋春雨滑,碧岩迢递湿云屯。当年孝子应回辄,今日孤臣合断魂。何事区区不归去,消埃曾未答君恩。
  • 5.《何龙友苦熟患疮见寄二诗赋答·其一明朝·李孙宸无处堪逃暑,幽居漫掩扉。雨声来伏枕,兰气染初衣。念此经时别,还怜问询稀。浪传君苦热,郢雪冷然飞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