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王逢原三首·布衣阡陌动成群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布衣阡陌动成群,卓荦高才独见君。
杞梓豫章蟠绝壑,骐驎騕褭跨浮云。
行藏已许终身共,生死那知半路分。
便恐世间无妙质,鼻端从此罢挥斤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论诗三十首·其五元朝·元好问纵横诗笔见高情,何物能浇块垒平? 老阮不狂谁会得?出门一笑大江横。
  • 2.《同驾元朝·吴当白日行天速,青山去国遥。昔年苍水佩,同驾紫云轺。汉节犹堪牧,虞旌不待招。人生誇气概,莫遣旅魂销。
  • 3.《霓裳中序第一·春晚旅寓宋朝·姜个翁园林罢组织。树树东风翠云滴。草满旧家行迹。时听得声声,晓莺如觅。愁红半湿。煞憔悴、墙根堪惜。可念我、飘零如此,一地送岑寂。龟石。当年第一。也似老、人间风日。馀葩...
  • 4.《京邸怀绿萝庄明朝·沈思孝笑我游燕似客卿,五湖三亩独钟情。种鱼可有千头美,养鹤将无六翮成。池上墨花沉夜雨,帘前带草自春晴。明朝定乞初衣去,肯使山灵谢姓名。
  • 5.《香槎歌清朝·汪森香槎千岁搜空岩,一枝沈水同湖嵌。奇珍磊砢不易致,海南贾船驰风帆。星槎贯月海波漱,石骨并藉昆刀劖。斫成酒器注酎酣,筵前好当金杯衔。层崖叠嶂堆几案,苍翠郁积高巉巉。...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