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王逢原三首·布衣阡陌动成群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布衣阡陌动成群,卓荦高才独见君。
杞梓豫章蟠绝壑,骐驎騕褭跨浮云。
行藏已许终身共,生死那知半路分。
便恐世间无妙质,鼻端从此罢挥斤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次复庵学士贤侄寒食雅韵元朝·邵永郊原春色正丰茸,蓝酒榆羹引兴浓。寒食庖厨烟灶冷,踏青巷陌翠帘重。随风细草无端绿,著雨疏花为改容。味道澄心方宴坐,隔林孤起午时钟。
  • 2.《焦矶寺元朝·陈谟过尽三山见翠屏,金银梵刹接青冥。江心磻石何年化,亦恐飞来是落星。
  • 3.《重送文与可宋朝·刘挚神标人慕紫芝眉,襟韵谁量叔度陂。相与论心惟有竹,未能无意独于诗。东风腊尾消冰雪,南浦船头转鼓旗。想及下车春恰恰,汀洲烟雨白蘋时。
  • 4.《梅花百咏·其九十五·主一明朝·李江拨开洞府景无边,浓抹冰光淡抹烟。盛德深沉容貌古,性灵虚觉梦魂仙。残灯落尽风回阁,瀣露倾清月洗天。主一老翁无所适,独留风月坐窗前。
  • 5.《吴山寻钱道士明朝·沈珒世外追寻石径赊,凭君一钵饭胡麻。仙人铁笛邀明月,高士瑶琴汎落花。树杪江帆轻似鸟,冈头篮笋稳于车。迟归不尽看山兴,又向前林摘枇杷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