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陵怀古四首·霸祖孤身取二江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霸祖孤身取二江,子孙多以百城降,豪华尽出成功後,逸乐安知与祸双。
东府旧基留佛刹,後庭余唱落船窗。
黍离麦秀从来事,且置兴亡近酒缸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宋朝·苏轼野水参差落涨痕,疏林欹倒出霜根。扁舟一棹归何处?家在江南黄叶村。人间斤斧日创夷,谁见龙蛇百尺姿。不是溪山成独往,何人解作挂猿枝。
  • 2.《古风三首·其二元朝·李昱陈编抚遗事,尚忧鸱夷翁。摧吴破强敌,霸粤成奇功。功成宜受赏,辉赫凌烟虹。乌喙不可共,翩然驾孤篷。三江水茫茫,流誉诚无穷。云胡载尤物,竟与巫臣同。
  • 3.《曹南席上分题警鹤宋朝·毕仲游清风来九皋,月出寒夜永。故人闻鹤唳,惊起同引领。山遥声有怨,树暗飞无影。不若君子言,诗书日相警。
  • 4.《偈四首·其二宋朝·释天游三百五百,铜头铁额。木笛横吹,谁来接拍。
  • 5.《僧林明朝·李云龙梵宇幽寻处,僧林日暮时。寒泉过石急,清磬出花迟。问竹猿先觉,穿松鹤自随。白云莫飞去,长共尔为期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